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防空防震 > 地震知识

        人防(民防、地震)防空防灾应急知识(1期)

        时间:2016-01-27 12:31

        1、人民防空的目的、任务、方针、原则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

        ①人民防空的目的是: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,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。

        ②人民防空的任务是:国家根据国防需要,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,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。

        ③人民防空的方针是:长期准备、重点建设、平战结合。

        ④人民防空的原则是: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、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。

        ⑤《人民防空法》第八条规定: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,都必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的义务。

        ⑥公民的权利是:防空袭疏散、掩蔽、医疗救护和救助,必需的生活供给,接受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等。

        ⑦公民的义务是:参加人民防空建设,负担人民防空费用,执行人民防空勤务,保护人民防空设施,参加群众防空组织,接受人民防空教育、训练,开展相互救助等。

        2、重要经济目标

        重要经济目标包括重要的工矿企业、科研基地、交通枢纽、通信枢纽、桥梁、水库、仓库、电站等。

        3、防空组织名称

        防空组织名称:①抢险抢修专业队;②医疗救护专业队;③消防专业队;④治安专业队;⑤防化防疫专业队;⑥通信专业队;⑦运输专业队;⑧高技术专业队。

        4、防空管制

        防空管制包括:治安管制、交通管制、灯火管制、无线电管制、音响管制。

        5、人口疏散、掩蔽

        人口疏散是指在战争威胁的情况下,将人口撤离并妥善安置在安全地区的行动。按时机分为早期、临战、紧急疏散。

        掩蔽是指在城市或近郊利用地形地物、人防工程以及地下设施实施掩蔽的行动。

        6、试鸣防空警报及信号

      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试鸣防空警报。试鸣防空警报方案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会同通信、广播电视、公安等部门制定,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,规定每年应组织试鸣防空警报一次,并在试鸣的五日以前发布公告。

        国家规定防空警报信号分为:预先警报、空袭警报、解除警报三种。

        ①预先警报:鸣36秒,停24秒,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,时间为3分钟。

        ②空袭警报:鸣6秒,停6秒,重复15次为一个周期,时间为3分钟。

        ③解除警报:连续长鸣一长声,时间为3分钟。

        7、城市新建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意义

        意义:是战时保障城市居民就地掩蔽,减少伤亡损失的重要途径,平时对抗震救灾保持地面建筑稳定极为重要。同时,与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相比较,不仅节约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,大大节省城市用地。

        8、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、威力

        ①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:光辐射、冲击波、早期核辐射、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。

        ②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所放的能量,通常用梯恩梯(TNT)当量来表示。

        9、现代空袭特点

        突然性强、打击精确、破坏性大。

        10、化学毒剂分类、中毒途径

        ⑴毒剂分类:毒剂按毒害作用分为神经性毒剂(沙林)、糜烂性素剂(芥子气)、全身中毒性毒剂(氢氰酸)、失能性毒剂(毕兹)、窒息性毒剂(光气)等。

        ⑵中毒途径:呼吸道吸入中毒、皮肤渗透中毒、误食染毒三种途径。

        ⑶防护:防护的基本方式主要有两种:①集体防护。组织一定数量的人员利用具有“三防”设施的人防工程进行防护。②个人防护。个人防护时,应首先迅速戴好防毒面具,保护呼吸道和眼睛,尔后穿好防毒衣、戴好防毒手套进行全身防护。如没有制式防护器材时,可利用浸碱口罩、风镜、雨衣、皮大衣、皮(棉)手套、塑料布等简易器材进行防护。

        简易防毒面具的制作材料:①滤毒材料:石灰土颗粒;②滤烟材料:锯木屑、棉花和棉绒织物。